2012年1月19日星期四

祂.緣份.旅程

我相信宇宙中有「祂」的存在,但「祂」的本來面貌為何,我不清楚。


幼稚園是天主教,中小學是基督教,信義宗、福音派、靈恩派皆曾涉獵,一個「祂」演變出多個模樣。到了投身社會,新興教義此起彼落,「祂」仍不斷進化於人類的演釋中。


以人演釋,差之毫釐謬之千里。


經書原稿早已杳然,再原始的也不過是手抄本,經盡數千年口耳相傳及文字(當然脫不了文化)轉化,再加上政治及皇權的思量,我無法相信經書等同「祂」的話,當連考古學家也無法斷定當中的人為動機時。


於我而言,一切經書經文(不單是天主或基督教)不過是"Guide Books",是引導人類去思考「祂」的存在,而不是奉它為金科玉律。


如果「祂」是存在,那麼無論我們是否相信也定必存在,「祂」根本不需人類來肯定與否定。


教會喜以關係來定義,其實「祂」是我們的父親母親良師益友也沒關係,最重要是我該如何體會當中的「緣份」。


「緣份」,本是彿家語,很諷刺嗎?其實不然。
人與人之間的無形連結是緣份,人與萬事萬物之間更有千絲萬縷的緣份,牽一髮動全身,西方國家稱之為蝴蝶效應。如此說我們都是被動嗎?不盡然。


「祂」賦予我們最珍貴的東西--自由,也就是選擇。


生命中的每一步都是選擇,可以有被動的環境,但不會有被動的選擇。當然,並不是每個選擇都令人快樂,包括自己。選擇過程中甚至可能會犧牲/賠上自己和他人的性命。


那麼選擇很困難嗎?可能真誠面對自己的選擇更難。另一個層面,就是尊重「祂」給予你的自由。宗教人士強調要明白神的旨意,但要如何明白呢?「祂」的旨意不是你站在原地問蒼天「祂」就會答你啊,也不是跪在聖堂不眠不休唸唸有詞就給你一道署光。「祂」的旨意就是要從你個人的選擇中領會,你在世上對人對萬物作出的回應,兩者互動後的結果帶有「祂」的旨意,能領略多少就是生命旅程的意義。


懂得感恩,也是因為如此。
這也是生命有趣之處。


(伸延參考︰黑色幽默電影<<Burn It After Reading>> (CIA光碟離奇失竊案) 內容看似誇張,但這就是故事中各人選擇的後果啊。)

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

我們還可以愛

企劃名稱︰《你還可愛麼》
內容概要︰李嘉誠基金會「香港仁 愛香港」計畫項目之一,夥拍「天比高創作伙伴」共同策劃的一個創作系列。是次計畫邀請了十二位香港導演,各自拍攝一輯短片,以其個人風格及眼光帶出十二個有關愛的故事。

計畫主題片︰《你還可愛麼》



十二短片之一.《打錯》
導演:卓韻芝
主演:卓韻芝、Pizza 張燕莊
他是一位小四學生。
她是一位成年女子。
一串錯誤的電話號碼,將他和她正確無誤地串連在一起。



伸延連結︰
《你還可愛麼》官方網站 http://www.lovemore.hk/
「天比高創作伙伴」官方網站 http://www.skyhigh.hk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愛故我在。
世界確實有許多黑暗面,或許每天都會遇到令人沮喪失望之事。有時無聊地想,平平無奇的我,沒有才能幹大事,向悲觀的一方走,的確是可有可無的一個生命體;但如果阿Q一點,或許生命的意義,不過像蒲公英的種子,靜靜地隨風飄散,看似被動,卻總會接觸不同個體。如果我的愛,能令身邊的人有一刻快樂,這樣的人生也不錯啊。